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2)

来源:散文百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意境美 朱自清在散文的意境塑造上也是独具特色。在散文《绿》中,梅雨潭的景象描写让人身临其境,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梅雨潭

三、意境美

朱自清在散文的意境塑造上也是独具特色。在散文《绿》中,梅雨潭的景象描写让人身临其境,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梅雨潭的神韵。所有普普通通的景物,在他的文章中都显得栩栩如生。如果散文《绿》表达的情感是快乐的、生机盎然的,那么,《绿》和《威尼斯》将他五彩缤纷的世界展现出来。首先,在梅雨潭可以看见的景物是“微微的云”“小小的梅雨”这样的水花,这里的景物平清、淡雅,而梅雨潭是这样的“满眼醉人的绿色”,它绿得纯洁又柔和,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梅雨潭。朱自清先生的描写手法也会让人想到《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女的手法,两者一样都恰到好处,“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朱自清在散文结尾写道:“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果真是点睛之笔。朱自清散文的特点还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先生的《威尼斯》读起来就像是在欣赏一幅幅的油画一样。上面提到的《绿》是“淡妆”,《威尼斯》则是“浓抹”。比如,作者写到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之上,从上往下看,像是花团锦簇,也像是一片绿洲,更像是江南的水乡。“江南的水乡”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就是“红胜火”的那样浓艳,也会有碧如蓝的清澈。朱自清先生这样描述威尼斯的风景,让读者们不仅仅可以读出威尼斯的光彩绚丽,而且可以领略到亮丽之城的文化以及生机。例如,对歌女有这样的描写“微微摇摆在红绿灯球下,颤动着酽酽的歌喉”,这些句子生动又形象地描绘出威尼斯的特点来。朱自清先生在《春》中以“吹面不寒杨柳风”作为开始从而展开对春风的描绘,然后紧接着写出了一句在生活上让人感到无比亲切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将春风的神态韵味体现到了极致。在散文的后面,作者对春风的描写又极其细腻,描写到春风的气味,说其带着青草和花朵的味道,纷香扑鼻,连空气都是湿润、温柔的。

四、语言的艺术

朱自清的散文满腹诗意,所以他的散文绝大多数都文笔清秀,富有真情,极具感染力,让人读着可以感受到平常之词中带着优美、平淡的语言中却洋溢着深情。他的语言风格在各个时期也有所不同,早期的时候,主要是抒情方面,语言优美、绚烂,在表达情感时非常注意对字词的运用,不动声色地表现诗意;在后期,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就比较朴实无华了。朱自清的散文有着非常的艺术魅力,这基于他善于写诗的功底,他是出自诗人的散文作家,其中还融入了西方的句式以及汲取了口语的精华,创造出了鲜活、自然、淳朴的散文语言。大自然的美是不加任何雕琢的非常纯粹的美,朴素平凡中蕴含着巧夺天工的华丽,往往最真实最平淡的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大师级别的人往往追求的就是这样高深的境界。《绿》的语言就很具有代表性,朱自清先生在描写山中瀑布时,对运用的字也极为考究,用一个“镶”字来连接瀑布与山的关系,描绘出了瀑布在山涧的神态,既准确又生动,使句子读起来更有立体感。《春》这篇散文中经常使用短句子比如“园子里”后面一个逗号,再后面一句“田野里”一个逗号,用一个一个的逗号隔开多个短句子,在后面还运用到了倒装句,起到强调作用。

五、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朱自清写作的散文,颇具艺术风格,给现代散文建立了新的篇章,创造了“白话文”式散文的写作模式。在阅读、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时,赏析其中的语言、心境、意境、构思都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1]唐艳玲.精巧、朴实、清丽——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分析[J].鸭绿江月刊,2016(1).

[2]周晓庆.清新隽永·恬淡抒情——浅析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J].赤子(上中旬),2015(1).

[3]高友泽.以《荷塘月色》为例看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J].好家长,2014(51).

一、漂亮的构思朱自清写的散文在构思上十分巧妙,在“文眼”的安设位置上也有独特的见解。“文眼”就是整篇文章中最中心的一点,散文中所有的描写都围绕着这一点,这个“文眼”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推敲集整篇散文的“聚光点”,围绕这一中心,将零零散散的文章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篇结构完整紧凑的文章。朱自清的第一个艺术特点就是这构思中关于“文眼”的安放,比如,《春》这篇散文结构严谨,作者先是总的描写春天,然后分几个方面开始细细地描写,最后又总写,收束全文,画龙点睛。首先这篇散文从方方面面描绘出春天这个漂亮的季节以及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朱自清先是描写了对春的期盼,然后再描绘出春天的大致外形,再然后开始对春天展开具体描写:小草、小花以及春天的风和雨,最后由春天的景物转换到人物活动上。通过描写天上风筝的多来表达春天人们都在放风筝,从天上到地上,再到家家户户。“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人们开始劳作。《春》就好像是一张迎春图,表达出了春天的希望以及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歌颂,“一年之计在于春”就是这篇散文的“文眼”,也是点睛之笔,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没有过多的修饰,却有着不露声色的作用。《匆匆》这篇散文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呼应,情景交融,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写到燕子、花朵,还有太阳,都与结尾的“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到处都是朱自清先生对时间流逝的如此之快的感叹与惋惜。《荷塘月色》中的线索就是“心不宁静”,月光给荷塘勾勒出了五彩缤纷的色彩,同时也为下文的抒情描写埋下了伏笔。朱自清先生首先从总体开始描写月光之下的荷塘全景,给人一个总的印象,再去分层次地从上往下开始描写:绿绿的荷叶、美丽漂亮的荷花以及流水。为了更加凸显月光,朱自清先生便着力于描写月光的投影,比如,“参差斑驳”、灌木的“黑影”,还有“弯弯的杨柳稀疏的倩影”,然而这些影子又好像是画在荷叶上一样,之后就是光酬交错、暗影相融,着力描写月光,可是处处隐带着荷塘,满幅光与影的旋律,真是让人陶醉。最后再描写荷塘,下笔最多的是柳树,还有远处的高山、树缝与树缝之间的光影以及蝉叫、蛙叫,增加了许多生机,表现出静中有动,而侧面又衬托了荷塘的幽静。文章最后描写了作者想象当年江南采莲时的情景,虽然不是实写,但是借助联想,让荷塘的画面有了扩展,更加清净、雅致,与此同时也能表现出朱自清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构思巧妙、内容精彩就是《荷塘月色》显著的艺术特点。二、抒情的艺术朱自清在抒情方面对于景物的比喻运用得活灵活现。《荷塘月色》中间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首先是描写荷塘的东西南北各面,然后就是由远及近描写一些树,其中大多数都是柳树。这片荷塘被这些树一层一层地围着,然后描写到荷塘一旁的小路上倒是留着一些缝隙,像是专门留给月色的。朱自清先生将夜晚月光照耀下的树比做烟雾。再然后便是远处的高山,将树缝里的光比做“瞌睡人的眼”,最后,由远及近,开始着手描写听觉上的景观,写到夏日里的蝉在树上叫着,荷塘里也有着蛙声,此时的声音让这片荷塘显得更加幽静了。这一段朱自清先生将比喻和抒情融会贯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将“灯光下的树阴面”比作“一团烟雾”,最极致的就是将“灯光”比作“瞌睡人的眼”,读者读到这句的时候脑中一下就有了清晰的画面,这些比喻都是在为最后一句的情感做铺垫。朱自清先生有次序地将荷塘作为主景,月色作为背景,动静相结合,加上运用的比喻,由远到近、由内到外地描写了月色之下荷塘的无限风景。朱自清先生努力地找出藏在大自然中的美以及诗意,让所有的景物都富有神韵,点缀荷塘月色的风景。作者这样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不仅仅使散文富有了诗意,而且也可以让散文更加具有情调。这篇散文开头描写的心情不好,这是《荷塘月色》抒情线索的源头。全篇散文以作者去观赏荷塘为主线,以人物的行动路径为线索,全篇散文的抒情过程都是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和所见所闻逐渐深入描写的,作者在描写过程中非常注意语言的运用,并且以平淡的口语来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朱自清先生还在文中大量地使用比喻,比如,《绿》中将“绿色的梅雨潭”比作一个非常大的“荷叶”,写梅雨亭像一只展翅的雄鹰在空中翱翔。用雄鹰来体现亭子的气势。朱自清在散文描写当中不仅仅是从视觉方面做比喻,还从触觉、感觉等方面将景物的特点描写得活灵活现,画面感极强而且内容丰富。《匆匆》这篇散文在情感上给人一种很深的印象,最后那一段朱自清先生描写道:“日子就像是逃走一样逝去,这世界有着千家万户,而我又可以做些什么,在此反问,问我们的时间为什么不复返呢?”对逝去岁月的无奈以及对未来日子的迷茫,对未知的焦虑和内心的那份不安之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方方面面都体现着朱自清对时间飞逝的感叹之情。三、意境美朱自清在散文的意境塑造上也是独具特色。在散文《绿》中,梅雨潭的景象描写让人身临其境,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梅雨潭的神韵。所有普普通通的景物,在他的文章中都显得栩栩如生。如果散文《绿》表达的情感是快乐的、生机盎然的,那么,《绿》和《威尼斯》将他五彩缤纷的世界展现出来。首先,在梅雨潭可以看见的景物是“微微的云”“小小的梅雨”这样的水花,这里的景物平清、淡雅,而梅雨潭是这样的“满眼醉人的绿色”,它绿得纯洁又柔和,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梅雨潭。朱自清先生的描写手法也会让人想到《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女的手法,两者一样都恰到好处,“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朱自清在散文结尾写道:“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果真是点睛之笔。朱自清散文的特点还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先生的《威尼斯》读起来就像是在欣赏一幅幅的油画一样。上面提到的《绿》是“淡妆”,《威尼斯》则是“浓抹”。比如,作者写到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之上,从上往下看,像是花团锦簇,也像是一片绿洲,更像是江南的水乡。“江南的水乡”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就是“红胜火”的那样浓艳,也会有碧如蓝的清澈。朱自清先生这样描述威尼斯的风景,让读者们不仅仅可以读出威尼斯的光彩绚丽,而且可以领略到亮丽之城的文化以及生机。例如,对歌女有这样的描写“微微摇摆在红绿灯球下,颤动着酽酽的歌喉”,这些句子生动又形象地描绘出威尼斯的特点来。朱自清先生在《春》中以“吹面不寒杨柳风”作为开始从而展开对春风的描绘,然后紧接着写出了一句在生活上让人感到无比亲切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将春风的神态韵味体现到了极致。在散文的后面,作者对春风的描写又极其细腻,描写到春风的气味,说其带着青草和花朵的味道,纷香扑鼻,连空气都是湿润、温柔的。四、语言的艺术朱自清的散文满腹诗意,所以他的散文绝大多数都文笔清秀,富有真情,极具感染力,让人读着可以感受到平常之词中带着优美、平淡的语言中却洋溢着深情。他的语言风格在各个时期也有所不同,早期的时候,主要是抒情方面,语言优美、绚烂,在表达情感时非常注意对字词的运用,不动声色地表现诗意;在后期,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就比较朴实无华了。朱自清的散文有着非常的艺术魅力,这基于他善于写诗的功底,他是出自诗人的散文作家,其中还融入了西方的句式以及汲取了口语的精华,创造出了鲜活、自然、淳朴的散文语言。大自然的美是不加任何雕琢的非常纯粹的美,朴素平凡中蕴含着巧夺天工的华丽,往往最真实最平淡的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大师级别的人往往追求的就是这样高深的境界。《绿》的语言就很具有代表性,朱自清先生在描写山中瀑布时,对运用的字也极为考究,用一个“镶”字来连接瀑布与山的关系,描绘出了瀑布在山涧的神态,既准确又生动,使句子读起来更有立体感。《春》这篇散文中经常使用短句子比如“园子里”后面一个逗号,再后面一句“田野里”一个逗号,用一个一个的逗号隔开多个短句子,在后面还运用到了倒装句,起到强调作用。五、结语由以上分析可知,朱自清写作的散文,颇具艺术风格,给现代散文建立了新的篇章,创造了“白话文”式散文的写作模式。在阅读、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时,赏析其中的语言、心境、意境、构思都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参考文献:[1]唐艳玲.精巧、朴实、清丽——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分析[J].鸭绿江月刊,2016(1).[2]周晓庆.清新隽永·恬淡抒情——浅析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J].赤子(上中旬),2015(1).[3]高友泽.以《荷塘月色》为例看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J].好家长,2014(51).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qikandaodu/2020/0713/464.html

上一篇:论张爱华散文中的民俗书写
下一篇:感恩是人生第一情感

散文百家投稿 | 散文百家编辑部| 散文百家版面费 | 散文百家论文发表 | 散文百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散文百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