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女国学大师从百家讲坛火到诗词大会,却被一首

来源:散文百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北大历史学博士蒙曼,当年因在《百家讲坛》讲解《武则天》爆红网络,连续六年、五次登上央视,直播讲解隋唐的宫廷史。最近,蒙曼开始登上央视的《诗词大会》讲解唐诗,还出版

北大历史学博士蒙曼,当年因在《百家讲坛》讲解《武则天》爆红网络,连续六年、五次登上央视,直播讲解隋唐的宫廷史。最近,蒙曼开始登上央视的《诗词大会》讲解唐诗,还出版了两本与唐诗相关的书籍。

刚开始大家认为她的讲解风格:幽默、通俗,听她的课跟听评书一样过瘾,所以对她评价颇高。

尽管有一个叫孙绍振的专家,公开质疑蒙曼的水平,也没有引起大家重视。可是到了后来,蒙曼却因为解读错了一首唐诗,翻了车!这首诗叫作《悯农》,是小学课本里必背的古诗。

蒙曼在讲解《悯农》的时候,把“锄和日当午”的时间弄错了。

她认为,《悯农》这一首诗是说“农民在春天播种”,而观众们普遍认为的是,这首诗讲的是农民在烈日下锄地。一时之间,神像被推倒,舆论哗然!

孙绍振当初批评她的话,也被翻出来重新议论。

一、蒙曼讲错了什么

孙绍振,三十年代生人。早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曾任北大中文系教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福建作协副主席。八十年代,孙绍振曾致力于诗歌创作,出版过个人诗集。在品评诗歌上面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2019年,孙绍振在观看央视《诗词大会》过后,对节目提出了一些批评。其中提到

“专家水平良莠不齐,对作品的解读带着很大的随意性”。

然后举例说明,

蒙曼在解读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之时,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境进行了“曲解”。

蒙曼讲课的时候,认为刘禹锡这首诗是在描绘一种“富贵气象”,百姓家是“革命的家”、“和平幸福的家”。

而这一首诗是公认的怀古诗,诗人是在凭悼逝去的昔日繁华,所以应该是描绘应该的一片沧桑之感。落日余晖之下,当年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王孙在的时候多么繁华,如今却杂草丛生。一只燕子飞到王府的屋檐下做巢,它不懂得人世间的沧桑变迁,只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好窝。

比起《乌衣巷》,

更加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蒙曼把杜甫《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一句,解读成杜甫嗅到了“热辣辣的红油火锅”。

这个就比较让人难以理解了,杜甫的确是一直在期盼“好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那好雨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轻柔绵软的雨丝,你怎么可以拿“热辣辣的红油火锅”来比喻?

孙绍振认为:

诗词艺术在古代是高雅的精神文化,他能通过电视节目走向观众,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专家水 平可疑,恐怕会误人子弟。

接下来,重点谈一下让蒙曼翻车的《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诗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在《唐诗鉴赏辞典》中的标准解释,都是指农民在正午烈日之下的田间劳作。

这一首《悯农》因为是小学必背古诗,基本上全国上过小学的人都有印象,都觉得诗的时间是夏天。现在蒙曼来了一个个颠覆性的解释,说“这是农民春天在播种”,就引起一片大哗。

有蒙曼的粉丝认为:既然古诗没有写时间,为什么不可以是写春天播种的过程呢?但是“锄禾”是指“给禾苗锄去杂草”,并不是说“播种”。禾苗既然已经长成,何须“播种”?其次,春天的意象与诗歌本身想要表达的意境不合。诗歌本身是想能通过“烈日暴晒”来突出农民午间在田地里劳作的辛苦,所以历来都不会解释成春天。

二、蒙曼的国学功底

看过一些关于蒙曼的简介,大意是说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32岁登上《百家讲坛》红遍全国。她的父母亲都是天津外国语大学的老师,因此她三四岁起就遍读诗书,还说她家中有20个书架云云。蒙曼上大学之后,学习用功,每学期给自己开50本书的书单,文学、史学和哲学,都有涉猎。

再加上经常通宵达旦地苦读,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学识,所以她后来讲课时,才能够做到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字字珠玑。

但是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读再多的书,知道面再广,都不能保证她门门学科精通。以一个学者的标准来衡量她,她其实挺年轻的。

蒙曼说唐史我没看过,想来一定十分精彩,否则不会大红。但是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zonghexinwen/2022/0209/959.html

上一篇:《散文百家(理论)》杂志是什么级别,审稿周期多
下一篇:青未了|王义尚:那飘雪的冬季(散文)

散文百家投稿 | 散文百家编辑部| 散文百家版面费 | 散文百家论文发表 | 散文百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散文百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