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邓氏文学」散文:《凉亭》|作者:邓新华(2)

来源:散文百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故乡的凉亭虽然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凄伤,没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有的只是人世间脉脉温情的深深牵挂! 依稀记得也就十

故乡的凉亭虽然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凄伤,没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有的只是人世间脉脉温情的深深牵挂!

依稀记得也就十来岁那年的夏天,我们几个去砍柴,同行的还有一个村中大婶和她的女儿,大婶挑着四五十斤送给女儿的货物,她女儿背着一个孩子。大婶挑得十分吃力,可一路上还是不断地叮嘱女儿一些持家和为人处世的道理,间或边说边走几步,有时停下来喘口气,又边说边走上几步。好不容易进了凉亭,她立刻把担子放在坐廊上,顾不上擦去头上的汗,立刻跑到女儿的背后,托着孩子,让女儿把孩子从背上放下来,这才抢过孩子又是亲又是逗,还不忘催着女儿到清泉边洗脸喝水后,才把小外孙递给女儿喂奶,自己才去喝水。看着女儿给孩子喂奶,大婶又在旁边唠叨开了,不外乎还是那些要孝顺公婆、勤俭持家、夜间如何照料孩子的话。足足啰嗦近半个小时,又叫着女儿“背上孩子,趁现在还凉早点回家去,别热坏了孩子”,又边说边抢过孩子,再次凑上去在小脸上“吧唧”亲了几口,才让孩子趴在女儿的背上让背起,再挑起担子送到山梁看着女儿下坡,才终于把担子放在女儿肩膀,再凑上小外孙小脸:“有闲时跟妈妈来找外婆玩哦。”看着女儿走出好远,再喊道:“缺什么吃的用的,就到妈这里来拿,刚成家缺钱少米没什么丢人的。好在路也不远,不就上个坡,进亭子歇歇,再下道岭,一个来回不到一天的事嘛。”凉亭,此刻也涌起了满眼的热泪,脚下的清泉“咕咕”响个不停。千百年来,这一幕岂知上演多少个千万次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出外求学,为生计奔波,翻越岭背亭的次数就逐渐减少。十多年前,我干脆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绝迹于岭背亭了。前年回家时到山后舅舅家做客,表弟要用摩托车送我回家,那只不过绕一个大弯走20多公里的水泥路,可也不过半小时。我禁不住对儿时山路以及对凉亭的眷恋谢绝了表弟的好意,独自走10公里的山路。四面青山依旧,那条原本可通大车的黄泥路却越走越窄,两边树林也越来越阴森。我怕有蛇在下面休憩,只好折下根枝条敲打着前行。终于看到山凹处的那久违了十几年的凉亭青瓦的檐角依旧不屈地斜向蓝天,四周的树木依旧朝圣般拥向它。

凉亭似乎知道我这久违游子的到来,一如以往般地敞开胸怀。忽然,亭内“呱呱”的叫声中如开弓之箭般的飞出两只野雉,“嗖”地坠落在亭下那一大片荒地中,惊得门口啄食的一群小山雀“呼呼”的窜上旁边的松枝上欢叫不已。

门后那不成器的野藤暧昧地将身子缠在凉亭倚山的那堵墙上;门前肥硕葱翠的车前草铺着一层厚厚的地毯,上面零星地散落着一层兽粪;亭里坐廊、檩子、椽条依旧水洗般的干净,只是地上蒙上一层依稀的新的旧的兽粪;墙上的“某某在此一宿”之类的木炭字模模糊糊,却再也没看到后来新增涂写的内容。站在亭外,脚下清泉依旧“咕咕”地涌出,滋润着那一大片昔日种满禾稻如今铺满野草的荒地。我俯下身子重掬一把水贴在两边脸颊,希望能洗去一丁点滚滚俗气凡尘;舀起一碗水,重新滋润我的心田。泉水,依旧那么清,依旧那么甜!

扶着那厚实而略显微黄的亭墙,一股辛酸涌上我的心头!在如今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大多数的人双脚被轮子替代,石径被水泥路、铁路替代,古老的木瓦房被栋栋的钢筋水泥房替代。人们拥挤在吵杂的闹市间,早已淡忘了远在万千里外的青山绿水间生我养我的家园;守在家的父母,一如凉亭般被遗忘在乌雀横飞的古老乡村。是幸?亦或不幸?一时间,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不过,凉亭,于我,如同庇我风雨的家人,它永远都会在我的记忆里,闪着温润的光芒。我不禁吟诗叹曰:

山间千载雨兼风,庇佑行人西复东。

足迹奈何日稀少,春来犹立百花中。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zonghexinwen/2021/0317/796.html

上一篇:【随笔】乾州蕞娃:远山之旅系列散文(五)商
下一篇:《中国当代百家散文诗精选》目录

散文百家投稿 | 散文百家编辑部| 散文百家版面费 | 散文百家论文发表 | 散文百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散文百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