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散文解读的独特性探究以汪曾祺昆明的雨为例(2)

来源:散文百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因此,阅读一部作品,如果不靠近创作者的心灵,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审美感受的。 二、含蓄的表达情致 《昆明的雨》是一篇叙事写景的散文名篇。散文作

因此,阅读一部作品,如果不靠近创作者的心灵,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审美感受的。

二、含蓄的表达情致

《昆明的雨》是一篇叙事写景的散文名篇。散文作为独立于诗歌、小说的文学样式,是有其自身的独特规范的。相比于诗歌,散文更聚焦于具体的人事物景,表达也多含蓄蕴藉。相比于小说,散文更能表现真实的生活,更精准地表达作家一时一刻的主观感受。

以《昆明的雨》第10段为例。这段文字首先写到“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并引用李商隐著名的《夜雨寄北》。作者有没有乡愁呢?没有明说。但读者是能体会得到的。离家千里求学,家乡在战火中煎熬,哪个游子没有思念之情?作品继而写到与朋友去莲花池的经历。见到陈圆圆的石像,酒店里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的鸡,以及一大架木香花。这个因雨而停留在小酒店的经历,作者终身难忘,以至多年后写作本文时仍描绘得生动细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这个“情味”是什么呢?或许想到自己与陈圆圆一样流落异乡,有家难回,或许因这个宁静的下午摆脱了俗世的诸多烦恼,或许什么都不是,只是沉浸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遥想每天为艰辛的生活所折磨,这个下午,这个充满诗意的下午是多么难得?散文即是如此,在表情达意方面表现得更加委婉。这就需要读者参与进来,进行有意义的解读。在接受美学大师姚斯看来,作品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要在读者阅读中实现,而实现过程即是作品获得生命力和最后完成的过程。读者在此过程中是主动的,是推动文学创作的动力;文学的接受活动,不仅受作品的性质制约,也受读者制约。对于《昆明的雨》第10段的解读,不同的读者依据文本信息,可以解读出丰富的内涵。而汪先生的这部作品也因在不同读者心中留下不同的审美印象而获得永恒的价值。对于这篇散文解读的过程本身即是作品美学建构的过程,也是读者获得审美享受的过程。这,就是散文的魅力所在。

由此可见,散文的阅读如果离开读者的主体参与是无法想象的。读者只有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深入文字之中,才能解读出有价值的内涵。北宋苏轼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语言的短处正在于无法表达无比丰富、深刻的情意,在此情况下,作家选择了通过意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创设一种情境,作者与读者心灵相通,共同感受这个情境,这就是真正的审美。一部作品至此才算最终完成。

综上所述,散文阅读与散文的文体特点密切相关,也与作家的个性、创作情境、读者的解读与建构分不开。对于作品的解读,唯有进行具体科学的分析,才能获得作品的美学价值。也唯有如此,才能领会作家在文字背后传达的意义,即海明威所说的“冰山下的部分”。

[1]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文章来源:《散文百家》 网址: http://www.swbjzz.cn/qikandaodu/2021/0310/786.html

上一篇:香港回归二十周年艺术展方案公布水墨中国叙事
下一篇:房老板和农民

散文百家投稿 | 散文百家编辑部| 散文百家版面费 | 散文百家论文发表 | 散文百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散文百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